——合陽縣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各項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精準發力,靈活施策,圍繞“一區一地一縣”建設發展任務,抓項目、促產業、聚優勢、補短板,上半年全縣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加固、韌性增強、質效提升的良好態勢,交出了一份優秀的年中答卷。
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從經濟運行的整體情況來看:經濟運行持續向好,三次產業同步增長。
上半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49.26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6.9%,增速分別高于全省、全市2.7、2.3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69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15億元,增長16.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1.42億元,增長4.5%。三次產業比為11.5:24.7:63.8。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0.1%、44.6%和45.3%,分別拉動GDP增長0.7、3.1和3.1個百分點??傮w來看,經濟發展韌性持續增強,第二產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對GDP的拉動首次追平第三產業,成為拉動全縣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
二、從生產領域看,夏糧獲得豐收,工業持續較快增長。
夏糧生產喜獲豐收。上半年,我縣加強麥田管理,抓住時機進行抗旱澆灌,小麥長勢轉化向好。加之政府大力推進“三夏”工作,開展查苗補種、防除雜草、追施肥料等工作,促弱轉壯,促小趕大,夏播作物出苗順利、春播作物壯苗生長,農業發展形勢較好。上半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0.95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農業產值6.37億元,增長3.6%;林業產值2429萬元,增長16.8%;牧業產值3.45億元,增長13.2%;漁業產值792萬元,增長5.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024萬元,增長1.7%。夏糧生產喜獲豐收,小麥總產9.46萬噸,產量較上年增加1.02萬噸,同比增長12.1%。蔬菜及食用菌發展勢頭較好。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16.10萬噸,增長3.1%。其中水果總產值量3306噸,增長7.4%。林業、畜牧業同步增長。今年以來,我縣圍繞生態修復、生態重建、緊盯“增綠”補短板,以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為重點,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全縣造林面積2.71萬畝,增長108.5%。繼續加快陜西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奶牛核心區建設,加大畜牧業扶持力度,努力搞好場區經營管理,健康養殖水平全面提高。上半年,全縣豬出欄6.93萬頭,增長20.4%,牛出欄0.22萬頭,下降2.6%,羊出欄1.99萬只,下降3.9%。豬存欄8.98萬頭,增長3.2%,牛存欄3.49萬頭,增長4.4%,羊存欄2.80萬只,增長0.2%。肉、蛋、奶總產量分別為6341噸、1826噸、49674噸,同比增長14.4%、4.0%、1.8%。
工業經濟量質雙提。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7%,高于全市15.5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繼續領跑工業經濟。規上采礦業增加值增長34.6%,采礦業拉動GDP增長2.7個百分點,是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強力支撐。規上制造業增加值下降10.3%,規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1.4%。1-6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21.62億元,增長42.4%,高于全市27個百分點。
從內部結構看,重工業實現產值20.73億元,增長46.4%,重工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95.9%。輕工業實現產值0.88億元,下降12.9%。從經濟構成看,國有控股企業完成產值15.52億元,增長86.0%;非公有制企業完成產值6.09億元,下降10.8%。從企業規???,重點骨干企業增速大幅提高,大中型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47億元,增長70.5%。從銷售情況看,工業銷售產值21.49億元,產銷率達到99.4%。從行業分類看,能源工業產值16.20億元,增長70.2%,占比達74.9%;非能工業產值5.42億元,下降4.2%,占比25.1%。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全縣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有7戶,較上年增加3戶。1-6月份,戰新企業實現產值2.65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12.3%。
分行業看,六大行業中能源行業增速排名第一,增速達70.2%;燃氣和水的生產供應業增長13.1%,建材包裝業增長5.3%,裝備制造業下降5.7%,農產品加工業及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業受季節性生產因素及訂單影響產值分別下降34.5%和22.1%。
建筑業穩步增長。今年上半年,我縣新入庫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1家,為建筑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縣建筑業總產值5.45億元,同比增長23.2%。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66億元,同比增長19.6%,拉動GDP增速0.4個百分點。從市場需求看,建筑企業新簽訂的工程合同量繼續回升。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共簽訂建筑合同額8.20億元,增長9.6%。
三、從需求角度看,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商貿市場活力釋放。
項目投資支撐有力。上半年,我縣舉行了六次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6月份新開工項目15個,總投資7.2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9億元。其中產業項目4個,總投資1.7億元。合陽縣煤礦機械噴涂生產線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建成投用后計劃年產值3000萬元,稅收600萬元,帶動就業100余人。1-6月份,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1.89億元,增長15.4%,增速高于全市7.9個百分點。其中,項目投資完成58.77億元,增長16.2%;房地產投資完成3.12億元,增長2.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8.00億元,同比增長24.4%;第二產業完成投資21.73億元,同比增長16.4%;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2.15億元,同比增長12.8%。三次產業投資占比分為12.9:35.1:52.0。民間投資完成19.48億元,同比下降12.6%。民間投資占比31.5%,低于上年同期10.1個百分點。技改投資完成2.47億元,增長42.2%,基礎設施建設完成18.71億元,同比增長80.4%。
房地產市場增速趨緩。上半年,在全國商品房市場增勢放緩的大環境下,我縣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有所減緩,但仍在合理區間內。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實現12.2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0%,低于上年同期104.1個百分點,但較一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回暖向好。上半年,我縣緊抓五一小長假消費旺季,貫徹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有序推進景區、商場、餐飲、酒店等恢復活力,同時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力促市場消費持續恢復。1-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高于全市4.2個百分點。上半年商貿四大行業中住宿業營業額同比下降0.9%,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分別增長13.8%、21.8%、和5.8%。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完成8.27億元,增長18.6%,高于全市1.3個百分點。分區域看,城鎮消費市場零售額8.24億元,增長19.3%;鄉村消費市場零售額247.9萬元,增長5.7%,低于城鎮13.6個百分點。從消費形態看,餐飲收入完成4656.2萬元,下降4.0%;商品零售完成7.80億元,增長21.0%;從商品類別看,必需品及體育用品、汽車消費增長較快,其中:蔬菜類增長57.0%,干鮮果品類增長58.3%,日用品類增長141.7%,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09.5%,汽車類增長44.4%,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5.8%。
四、從收入角度看,財政收支同步增長,金融信貸力度加大。
財政收入持續增長。上半年,我縣積極響應國家穩經濟大盤一攬子政策措施,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1-6月份,我縣財政總收入完成25544萬元,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增長53.5%。其中:稅收總收入完成15681萬元,同口徑增長59.0%。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6064萬元,同口徑增長37.8%。其中:稅收收入完成7558萬元,同口徑增長41.0%。財政支出完成20.63億元,增長2.8%。其中: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88.1%。
金融信貸力度加大。6月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93.76億元,增長9.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62.20億元,增長13.3%。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0.88億元,增長27.2%,貸款增速達到近三年的最高水平。存貸比41.7%,較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人民幣存貸款余額274.64億元,增長14.9%。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隨著經濟的穩定發展,農業、商貿、旅游、就業等形勢良好,帶動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上半年,我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72元,增長5.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2元,增長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0元,增長5.8%。
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上半年,我縣經濟穩中加固、穩中有進,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持續向好,但是依然存在經濟發展后勁不足、原材料成本增長過快、項目投資存量偏少、企業入庫進度緩慢等問題。
一是經濟發展需求不足,后期壓力依然較大。雖然上半年我縣經濟釋放出增長較快、韌性增強的良好信號,但從大環境看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趨勢明顯,加上世界地緣政治沖突、疫情、區域經濟發展變化和能源等生產資料供需不平衡給經濟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及市場主體信心不足等因素影響,后期穩增長的壓力依然較大。因原材料供給沖擊帶來生產企業的壓力在增加,同時物流成本高、用工成本上升快等原因導致工業生產原本的支撐性行業面臨生產下行、供給疲軟的局面。房地產行業低迷,商品房銷售疲軟。全縣房地產項目13個,1-6月份全縣房地產投資和銷售面積分別增長2.3%和9.0%,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90.1和104.1個百分點。上半年,我縣建筑業總產值增速在全市僅高于臨渭區,橫向與兄弟縣市相比仍然偏低。
二是工業經濟體量偏小,小進規企業帶動性不強。上半年,我縣工業經濟在煤炭開采業的快速帶動下,增速達到42.4%,繼續保持全市前三的良好態勢,但從工業經濟總量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62億元,工業經濟體量仍然處于全市最末,分別比澄城、白水、潼關低4.9億元、5.52億元、10.32億元,經濟總量遠低于我縣消費水平、人民幣存款、地方財政收入與之相當的兄弟縣市。從新入庫的企業表現看,年度新增工業企業4戶,其中1戶企業產值下降47%。新增企業累計完成產值7423萬,占規上工業總產值3.4%。工業支柱企業少。上半年,產值過5億元的規上工業企業僅1家,僅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9%;農產品加工業規上企業總產值僅8850萬元,增長速度低于全部規上工業產值增速55.3個百分點,且沒有1家企業產值超過億元。
三是項目投資存量偏少,后期增長后勁不足。截止6月底,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已投產項目34個,在庫項目194個,實際報數項目160個,對投資的支撐性不強。重點項目進度緩慢,全縣116個重點項目,其中在庫項目僅44個,重點項目進展緩慢,入庫滯后。6月當月入庫項目20個,其中5000萬以上2個,5000萬以下18個,5000萬以下項目個數占當月入庫項目個數的90%,大項目入庫依然偏少。工業投資降幅明顯。1-6月,工業投資完成21.73億元,增長16.4%,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54個百分點。民間投資持續下降。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均為負,2月、3月、4月、5月、6月份民間投資分別下降16.8%、20.5%、9.1%、8.9%、12.6%,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反復及經濟大環境下行影響,融資成本較高,具備可行性的投資項目較少。
四是新入庫企業偏少,退庫壓力加大。上半年,全縣“五上”企業共入庫2戶,新增企業占全市35戶的比重5.7%。新增企業分別是建筑業1戶,房地產1戶,工業、服務業和商貿企業尚未新增,后期仍需加快摸排和培育力度。全縣4戶規上工業企業產值低于1000萬元,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11.8%,其中,1家企業處于停產狀態,3家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存在退庫風險。
對后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針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主動作為,積極施策,及時解決,為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是聚焦有效落實,力保政策舉措見效。一是落實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堅決執行減稅降費、降低融資成本等措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實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讓中小微企業輕裝前行。二是加大工業技改力度,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三是聚焦經濟發展中的“重難痛堵”,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政策導向,深入一線,切實做好經濟調研,圍繞解決當前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提供符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建議和對策。
二是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真誠服務紓困解難。以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為依托,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出臺的一攬子穩經濟增長措施,切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各類困難問題,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從產品對接、銀企對接、用工對接、技術對接等方面入手,打通企業堵點卡點,確保我縣制造業實現較快恢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圍繞企業在資金、土地、用電、用氣、用工等突出難題,開展點對點跟蹤服務,為企業紓困解難。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不遺余力助企業、護行業、興產業、保就業。
三是加強項目建設,積蓄經濟增長動力。結合“十四五”規劃方向,持續加大重大項目謀劃和儲備力度。抓好用足國家宏觀政策和省市項目規劃支持政策,按下有效投資的“快進鍵”,跑出項目建設的“加速度”,全力以赴抓謀劃、抓爭取、抓建設、抓調度,力爭下半年有一批項目落地開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下大力氣筑巢引鳳。充分發揮招商戰隊作用,加快洽談簽約一批頭部企業、工業項目、稅源型項目、外向型項目,做好項目招引工作,做大項目增量,同時加快在庫項目建設力度。
四是培育“五上”主體,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按照“先入庫,后有數”的工作機制,堅持“在庫企業抓增長、達標企業抓入統、未達標企業抓培育”的工作思路,全力加強“入規入統”工作,持續推動企業月度入規,確保達到“五上”企業標準的單位應納盡納、應統盡統。積極儲備進規入限企業,每季做好企業進規入限的摸排和小微企業的定向培育、數據核查和申報進規工作,為壯大“五上”企業經濟總量夯實基礎。